牛!国产“超级冰箱”亮相,核心温度直逼绝对零度!
前两天(4月26号),第三届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热闹开场。这场科技盛宴上,中科院理化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放了个“大招”——他们自主研发的万瓦级氦制冷机,首次公开亮相!这可不是普通冰箱,它是咱们国家在超大型低温制冷装备上的一次重大突破,个头和能力都堪称“巨无霸”。
这“超级冰箱”到底有多牛?它能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液氦温度(零下269摄氏度!)下,稳定输出超过10000瓦的制冷量。简单说,就是给那些超前沿的大科学装置“贴身降温”的大家伙,像粒子加速器、还有咱们都关心的“人造太阳”可控核聚变,没它真不行。你知道吗?国际上那个最大的“人造太阳”计划(ITER),用的也就是三台这个级别的氦制冷机。
项目负责人胡忠军研究员在现场挺自豪地介绍,这台大家伙从里到外都是“中国芯”!关键的氦气压缩机、氦气轴承透平膨胀机(就是制冷核心的“涡轮心脏”)、低温换热器这些核心部件,统统国产化。整台设备(学名叫冷箱)长近28米,直径超4米,放那儿跟个小房子似的。性能也杠杠的:液化模式下,每小时能出3370升液氦,核心的那个“涡轮心脏”(透平膨胀机)转起来更是快到飞起,每分钟能飙到10万到15万转!这台“巨无霸”马上要派上大用场,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“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”服务。而且啊,他们还有个“小兄弟”——一台500瓦级的氦制冷机,已经签给合肥先进光源(HALF)了,专门为第四代光源保驾护航。
为啥这事儿这么重要?胡研究员点明了关键:这技术不光是前沿基础研究的“幕后功臣”,在生命健康(比如高精尖医疗设备)这些领域也大有可为。更酷的是,它还能给大规模清洁能源(比如液氢)的储存和运输提供关键解决方案,这可是推动新能源产业长远发展的“硬核技术”!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郑州匠造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www.213168.com 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